直播沒趕上?
還想了解顱內動脈瘤的其他知識?
沒關系,快戳回放視頻看看
當大腦動脈血管壁向外鼓出包來,顱內動脈瘤產生了。作為神經科一種急危重癥,顱內動脈瘤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,常被稱為“腦內炸彈”,其危險性可想而知。那么,如何拯救你,顱內的動脈瘤?
想“拆彈”,首先來了解一下這顆“炸彈”。姜衛(wèi)劍委員說,除了一部分是遺傳因素,顱內動脈瘤很大一部分是繼發(fā)于血管疾病、感染、外傷,常常在動脈分叉部分發(fā)生。由于血流的持續(xù)壓力導致,顱內動脈瘤會緩慢擴張,并且隨著增大而變薄弱。
如果得了顱內動脈瘤,身體會發(fā)出什么“提示信號”嗎?很遺憾,顱內動脈瘤破裂之前,大多數的患者都沒啥癥狀。
而破裂后,則有以下常見的一些癥狀:
顱內動脈瘤破裂后,往往出血量大、出血迅速,容易引起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,對患者造成很大危害,且死亡率很高,甚至三分之一的患者未到醫(yī)院就已經死亡了。而能趕到醫(yī)院的病人里面,來不及手術就再次出血造成死亡的,也不在少數。
“存在沒啥感,一破就要命。”
顱內動脈瘤任何年齡都可能發(fā)病。檢查出顱內有動脈瘤的或者有家族遺傳史的“高危人群”,不禁瑟瑟發(fā)抖,難道只能“心驚膽戰(zhàn)”過著日子?
對此,姜衛(wèi)劍委員建議“兩手抓”——主動篩查、治療和主動預防
01 主動篩查、治療
血管造影術是目前診斷顱內血管瘤的“金標準”。通過主動篩查發(fā)現腦動脈瘤,及時將這個“炸彈”拆除,是目前治療顱內動脈瘤最好的方法。
顱內動脈瘤治療的目的是將動脈瘤隔絕在正常腦循環(huán)之外,常見的有血管內介入治療(以動脈瘤栓塞術為主)和開顱手術(以動脈瘤夾閉術為主)。兩種方法因人而異,要聽醫(yī)生具體的建議:
40歲以上
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動脈粥樣硬化
有動脈瘤家族史及患有多囊腎的高危人群
建議每年至少要做一次頭顱CTA和頭顱MRA檢查,及時了解腦血管健康狀況,排除腦血管的一些高危疾病。
02 主動預防
對于腦內已有動脈瘤、但還沒進行治療的患者,千萬注意要避免血壓劇烈波動。
姜衛(wèi)劍委員說,誘發(fā)顱內動脈瘤的一些風險因素是人為可控的。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,預防顱內動脈瘤有“十條良方”:
控制高血壓、防治糖尿病、戒煙少酒、飲食清淡、飲水要充足、防止大便秘結、堅持體育鍛煉、保持情緒平穩(wěn)、注意氣候變化、定期進行健康體檢
委員講堂·政協委員講健康 第十一講
6月17日(周四)10:00,“委員講堂·政協委員講健康”第十一講準時與您見面,北京市政協委員、火箭軍特色醫(yī)學中心全軍腦卒中醫(yī)療救治研究中心主任姜衛(wèi)劍走進北京市政協的直播間,以“素有腦內炸彈之稱的腦動脈瘤的危害與防治”為題開講。播出觀看量達105.4萬次。
北京市政協委員工作室推出“委員講堂•政協委員講健康”系列節(jié)目,邀請政協委員中的醫(yī)學專家講解健康知識和疾病預防常識,一起自覺踐行健康生活方式,共同提升健康素養(yǎng)水平。您可在千龍網、北京時間網站、北京市政協網站和快手、抖音App收看直播。直播結束后,也可以通過“北京政協”微信公眾號、千龍網、“北京政協”快手號收看完整的視頻。
延伸閱讀:
- 政協委員講健康|寶寶過敏防治 爸爸媽媽要知道的攻略!
- 政協委員講健康|李獻云:驚恐發(fā)作莫害怕 理性處理用“心”醫(yī)
- 政協委員講健康|ICU很“強大”?李剛:推開“生死門” 揭秘你不熟悉的ICU
- 政協委員講健康|常建民:別看大多數皮膚病“小、輕、常” 可一定要重視
- 政協委員講健康|疼痛忍忍就過去了?樊碧發(fā):有些疼痛是種病 要治 千萬別忍!
- 政協委員講健康丨有關心律失常的種種 吳永全委員帶你全面認識
- 政協委員講健康丨急診,你看對了嗎?王真委員直播帶來滿滿干貨!
- 政協委員講健康 | 還在“朋克養(yǎng)生”嗎?科學的中醫(yī)養(yǎng)生要有這些理念,朱蘭委員告訴您……
- 政協委員講健康 | 程凱:點揉擦摩這些位置 心情順暢so easy!
- 政協委員講健康|想要腸胃健康 張澍田委員建議這么做……
掃描二維碼 關注北京政協